中國傳統文化与孝慈之道
《中國傳統文化与現代化》課論文
作者:彭泓基(2008年12月30日)
引子
《易經•序卦?》說:“有天地,然后有万物;有万物,然后有男女;有男女,然后有夫婦;有夫婦,然后有父子;有父子然后有君臣;有君臣,然后有上下;有上下,然后禮儀有所錯。夫婦之道,不可以不久也,故受之以恆;恆者久也。”這是古代先哲們所推想的社會起源,以兩性繁殖為動力,夫婦關系為基石,組織家庭,由此而互相聯結,成為更大的組織群体。《大學》里?調的《八條目》:“格物、致知、正心、誠意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”被?承為建功立業、成就人生的不二法門。可見家庭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基礎之一,所以中國人特別重視婚姻与家庭觀念。慎終追遠,尊師敬祖,五常之道,是中國人的优良傳統。
文化是人生的整全体。各民族的宇宙与人生觀不同,即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。家庭是人類共通的,但各族間亦各有分歧。中國人看人生,十分注重倫理,不大注重?人主義。可以說是“不獨立、不平等、不自由。”因為人生是由人与人相配搭、相聯結,相互成倫,然后融合,成為群体,這就是“人倫”。分為:夫婦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。前三倫屬于家庭,而君臣屬政治,朋友屬社會。中國人的社會,從家到國,基本上從這些錯綜复雜的關系聯結而成。?人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往往有限,是以“家”成為一?重要的生存与競爭單位,再?聚成“國”。
夫婦是人倫的開始。有夫婦才有家庭、有君臣,然后有國家。中國文化崇尚的是“性命天人之學”,与西方的哲學、科學和宗教很不同,是一种“率性而為之”的日常人性普通常識實踐之學。有夫婦然后有父子,中國人的“孝慈之道”,是傳統文化的一种特色。從宗教的角度看,佛教相信人生是作業輪回,要超脫苦海,需先离父母妻子,出家修行。而西方的耶教(Christianity)則相信人類從上帝降生,除天父外,人皆平等,四海之內,皆兄弟姊妹。加上在西方的社會,婚后即成一小家庭,夫妻各自脫离原有的家庭而獨立,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間的關系比較薄弱。很多西方的家庭無老無幼,各以“獨立”為主,“自由”就是在其獨立可能的范圍中尋求,是為“平等”。
相對地,中國人深信有人倫、夫婦、父子,才能有“家”,有“家”的延續,方能有“族”,遂而成為“民族”、“國族”。跟西方文化中力主“自由平等”的“?人主義”很不同,中國社會以能承襲世?的“人倫主義”為理想,是以?展出一套截然不同的倫理觀念与文化,十分重視“孝道”。要認識中?傳統文化的精粹,必?要明白“孝慈之道”。
甲:《孝道》的?史源變
“孝”的傳統觀念源自原始社會末期的父系氏族時代,大興于周代,并确立為宗法道德?范的核心。最初是指尊祖敬宗、報本返初、生儿育女、延續生命。這种地位雖然在春秋戰國時受到衝擊和動搖,但隨?封建家長制度,君主專制統治的建立,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小農家庭成為社會結构的基礎,從而更突出了“孝”成為社會道德的基礎。至孔子時,他從實際的人性与社會和諧為出?點,大力提倡“孝”德,使“孝”從宗教意義轉化為純粹的倫理意義,從宗教道德轉化為家族道德,很适應?時的社會及有關建制的需要。至《孝經》時,“孝”的地位更日益高漲,甚至被“政治化”。到漢代,自漢高祖劉邦得天下,經?連年戰亂,全國极需休養生息,采用“無為而治”的國策,并同時“以孝治天下”,成為全國管治制度的思想基礎。到魏晉隋唐時期,玄學、佛教盛行,道与佛對儒家產生了极大衝擊,對立交融,“孝”的文化体現出崇尚与變异,從而加入了新的元素,?調“孝道”的自然親情,而削弱了“孝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。到唐代,從總体上看,可以說是不太重視“孝道”。經五代十國的亂世,至宋元明清,文化的复?,才重新重視“孝道”,并逐漸演變成為登峰造极的狀態。除元朝由异族統治時不甚關注外,宋、明、清的皇朝,都十分重視“孝道”,并在理論上出現了突破与提升,論?哲學化、教化通俗化、義務?范化。凡事物极必反,因為過度的推崇,“孝”道甚至被极端化、專制化,在實踐上甚至出現愚昧化,?展成為絕對性的“愚忠愚孝”。十九世紀末,西方列?以船堅炮利敲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,開始了急劇而痛苦的現代化過程。廿世紀初,西方思潮涌進,中國知識分子開展五四運動,對傳統的中國文化進行猛烈的批判和反思,“打倒孔家店,迎接德先生,賽先生”成為時尚。中?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在“文化大革命”的運動下,中國傳統文化被無情地批判和打倒,廿世紀上半葉雖有“新儒家”的知識分子零星地致力弘揚重建傳統“孝”道,在海外、東南亞、香港、台灣等地仍承繼?不同程度的傳統,但在西方文化的?勢、現代社會思潮与政經環境的衝擊下,亦逐漸式微。
乙:《孝道》的內涵
?人類從動物中分离出?時,最初的人際意識,?是對親人的眷念和依賴。因為任何人在年幼時,一旦离開親人的照顧,都難以生存,所以曾子說:“夫孝,置之而塞乎天地,溥之而橫乎四海。施諸后世而無朝夕,推而放諸四海而准。”可見中?民族的先賢早就意識到“孝”的普遍与必然。《論語。學而》中認為:“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与?”在儒家的思想中,“仁”是眾德之源,“孝”是“仁”之本。《孝經》也說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“教”就是政教,包括政治制度、社會禮俗、文化教育等。
《禮記。大?》中云:“是故,人道親親也。親親故尊祖,尊祖故敬宗,敬宗故收族,收族故宗廟嚴,宗廟嚴故重社稷,重社稷故愛百姓,愛百姓故刑罰中,刑罰中故庶民安,庶民安故財用足,財用足故百志成,百志成故禮俗刑,禮俗刑然后樂。”人的本性就在“親親”,然后“尊祖”,是以“宗廟”甚有威嚴与凝聚力。再伸延至社稷,釀造出社會的和諧与秩序,國泰民安。是以“孝”對社會的安定繁榮,有极重大的意義,計其倫理內涵有:
(1)“孝”即敬奉長輩
《?雅》云:“善事父母曰孝。”它的基本意義是人的報恩觀念,是一种“利親”的行為,沒有功利的考慮,是一种無私的奉獻和尊敬。孟子曾指出:“世俗所謂不孝者五,惰其四支,不顧父母之養,一不孝也;博弈好飲酒,不顧父母之養,二不孝也;好貨財私妻子,不顧父母之養,三不孝也;從耳目之欲,以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斗狠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”孔子在《論語》中更重視“敬”:“子游問孝。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于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」子夏問孝。子曰:「色難。有事,弟子服其勞;有酒食,先生?,曾是以為孝乎?」”所謂“敬”,指的是一种?自內心天性的孝敬之情。“敬”是一种保持內在親情(孝道)、良心的功夫,它使人的行為合符禮儀法度的?矩。“孝”必?貫之以“敬”的精神。
(2)“孝”即“尊親”、順從長輩
在古代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,生產的成果与經驗的累積,往往耗費時日,是以長者的見識和智慧較多,加上父系社會的結构,往往成為“權威”的象征,尊老的傳統根深蒂固。《中庸》說:“夫孝者,善繼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”子輩以父志為己志,堅持奉行。所謂“大孝”,根本上就是“順親”。
為了防止尊親的過分,長輩必?要“慈愛”。作為一?“賢父”,不單對子女“生之養之”,還要教誨使其成人,擇明師良友,使能走上正道,謀生有能,修德向善,成其大業。尊親順長是對孝子的要求,慈惠則是對賢父的要求,是以經常“孝慈”并論。賈誼說:“親愛利子謂之慈,子愛利親謂之孝。”簡要地概括了“孝慈”的基本意義。
(3)“孝”即崇祀先輩
“孝”蘊含?崇祀先輩的意義和要求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特別怀念先人、祭祀逝者尤為隆重。在《論語》中談及祭祀:“孟懿子問孝。子曰:「無違。」樊遲御,子告之曰:「孟孫問孝于我,我對曰,『無違。』」樊遲曰:「何謂也?」子曰:「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”《中庸》也說:“踐其位,行其禮,奏其樂,敬其所尊,愛其所親,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孝之至也。”可見崇祀先輩是“孝”的一种重要內涵。
丙:“孝道”的實踐
在《孝經》的終篇里有關于實踐“孝道”的詳述:“孝子之喪親,哭不偯,禮無容,言不文,服美不安,聞樂不樂,食旨不甘,此哀戚之情!三日而食,教民無以死傷生,毀不滅性,此圣人之政!喪不過三年,示民有終。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,陳其簠簋而哀戚之。擗踊哭泣,哀以送之;卜其宅兆,而安措之;為之宗廟,以鬼享之;春秋祭祀,以時思之。生事愛敬,死事哀戚,生民之本?矣!死生之義備矣!孝子之事親終矣。”孝子侍親主要有兩方面:?長輩活?時,必心存敬愛,并履行贍養、尊長、服勞等義務。?長輩去世后,心怀悲戚哀痛之情,循禮安葬,守孝三年,并按時祭祀等孝行。隆重而整肅的葬禮,對死者雖然無大意義,但對生者卻含蘊?貫徹“孝道”的作用,并從而建立清晰的人倫基礎,使家人能清楚自己在家庭、家族的地位名份与尊卑,好使各自履行應有的義務。繁瑣的葬禮是要眾多的人?完成的,家庭家族人越多,越顯示?祖宗洪福齊天,人定胜天,由此實際的需要及觀念上的取向,逐漸生出“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”的追求。生儿育女,不僅有經濟生產的勞動力需要,更是完成“孝道”的應有之義。
“孝”,按照《說文解字》的描述,為:“善事父母者。從老省,從子,子承老也。”從這里可以看到,“孝”是起源于人類養老的實際生活的需要。人類一旦脫离了動物界,有了文化与文明,便從生命的創生、養育過程中產生了返本复恩的意識,成為贍養父母的行為。但在古代社會中,物質比較匱乏,很多時無法兼顧,所以必?要抑制“小我”,去除“自私”的心態,以?自內心的尊敬慕順的情感?對待長輩,這就是《孝經》里所說的:“孝子之事親,居則致其敬,養則致其樂,病則致其憂,喪則致其哀,祭則致其嚴。”這种貫穿長輩的生与死,在孝子的服喪中,主要是緬怀先人的德行,磨練自我,?承祖宗基業,承繼先人的道德。“孝”的外推是從孝順父母,伸而為祖父母,叔伯,姑嫂等,再推而及天下。“孝”的內衍即是?范兄弟姐妹間的倫理關系,是為“弟”。?父親一旦去世,長兄便順延而具有父親的地位与權威,因此,“孝弟”是為一体。
丁:“孝道”与選賢
在中國傳統社會中,“孝”除了在家庭倫理中?揮重要的作用外,同時在政治倫理中也成為核心范疇。如在《呂氏春秋。孝行覽》中云:“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后末……務本莫貴于孝。人主孝,則名章榮,下服?,天下譽。人臣孝,則事君忠,處官廉,臨難死。士民孝,則耕耘疾,守戰固,不罷北。”一?國家的?盛往往繫于明君和勤勉忠誠的官吏、埋首耕耘的百姓、英勇善戰的軍隊。他們都可從“孝”中引伸出?,如“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”、“孝慈則忠”、“修身治國平天下”,把“孝”与“忠”完全等同,甚至制度化為選拔官員的標准,如漢代的“舉孝廉”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所以在中國文化中,“百行孝為先”是一?重要的道德与選賢任能的標准,而漢代“以孝治天下”的國策,亦有其哲學与倫理基礎。
戊: “孝”并非盲目順從
但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?父母亦如是,所以孔子在《論語》中指出:“事父母,几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”“几諫”就是?父母有明顯不對的地方,孝子要委婉地進行勸諫,若被接受,力勸,若不听,只好恭敬听從,不爭辯,無怨忿。待他們的心情好轉,委婉的再次進行勸告,或設法想出更多的理由和道理,在适?的時机,再去進行勸說,全心希望利親。
在順從長輩的“孝道”中,先哲們并不主張盲目服從父母与君王的“愚忠愚孝”。在《荀子。子道》中,談及魯哀公問于孔子,曰:“子從父命,孝乎?臣從君命,貞乎?”三問孔子,不對。孔子趨出,以語子貢曰:“賜以為何如?”子貢曰:“子從父命,孝矣。臣從君命,貞矣。夫子有奚對焉?”孔子曰:“小人哉,賜不識也。昔万乘之國,有爭臣四人,則封疆不削。千乘之國,有爭臣三人,則社不敢違。哀公之意故不對。稷不危,百乘之家,有爭臣二人,則宗廟不毀。父有爭,子不行,無禮士,有爭友,不為不義,故子從父,奚子孝?臣從君,奚臣貞?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、之謂貞也。”這就是說要看情?而定,要分析、要分清是非,然后決定是否听從。在一旦出現不義的行為時,臣子對君父必?提出勸諫,不批判地順從就是不忠不孝。
《荀子》在《子道》里說:“入孝出弟,人之小行也。上順下篤,人之中行也。從道不從君,從義不從父,人之大行也。”而孔子在《孝經》里,也說:“君子事上,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將順其美,匡救其惡,故上下能相親。”可見先哲們對“忠孝”的實踐智慧。
己:“孝道”与現代化
“父母愛子之心,無微不至。”中國傳統的父母多篤守“慈道”,節衣縮食,罄其所有,為子女謀求學業上進,至成家立室,更兼負其婚嫁的費用。相對之下,父母過于慈愛,反映出時下不少子女的不孝。尤其是在“一孩政策”下,子女成為“小皇帝”,從小備受父母的寵愛,在現代化与西方文化的衝擊下,少時已心存自由平等觀念,對待父母不加尊敬,而父母亦以賓客相待,一旦出至社會,面對現實中的种种“不平等”和“缺乏寵愛”,往往容易自我中心,毫無謙遜敬意,并心怀不滿,只好處處碰壁。假如在家知道尊敬父母,出身后面對社會,所遇不如父母般的尊嚴,?知道自己已經成人,明白?人身處群体,所面對的獨立、自由、平等實在有限,更尊敬和珍惜父母待己的恩慈,這是一种寶貴的經驗和教育。今日的父母不懂教子女“孝道”,實是“不慈”。而子女成長后,亦不懂感激父母往日對己的嬌寵。所以俗語有云:“縱子如殺子”、“慈母多敗儿”,這是不明“孝道”的?果。
結論
成為一?“孝子賢孫”,在古代的中國,是人人努力以求實現的最主要的人生目標。因為“孝”的結果不單會帶?家庭、家族的穩定繁榮,更能使人際關系趨于和諧,是人生的成功的基石。總括?說,在中國傳統社會中,“孝慈”是一种家庭內部的道德?范,兼顧社會存在的需要,也反映了人類關于“愛”的感情需要,這种“父慈子孝”無私的奉獻,是人類善性的升?,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和穩定,有利于社會的?展和進步,有利于民族的繁榮昌盛,是中?民族時代相承的智慧選擇。
綜觀“孝道”在中國的?史演變与實踐過程中,可以看出“孝”作為家族社會的精神基礎。由于它一方面滿足了維護家族制度的穩定,協調父子關系的需要,另一方面又被統治者以“移孝作忠”的机制作為建制的重心,因此,?朝以?,“孝”都得到帝王与社會民眾的重視,對社會的穩定和民眾的生活方式,?揮了重要的作用。回看國內的社會演變,自立國以?,經?六十年代文革的洗禮,鄧小平的改革開放,江澤民的三?代表,到胡錦濤主席提出“和諧社會”,隨?社會的急劇?展,不同的結构和?展階段,對“孝道”的看法?有不同,其精?与糟粕,在怀疑批判与弘揚重建中,?有新的体悟和定位。在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”的演變?程中,面對?市場經濟里人們普遍的道德意識低落、只懂“向錢看”的熱潮中,重新認識“孝”的意義和未?定位,實有其迫切的需要。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為人父母与子女,實應更深刻地重新認識和体會中國傳統文化中“孝道”的真正意義和智慧,去蕪存菁,适應現代化社會的需要,使?人更成功,使國家更繁榮昌盛,建設大同世界。
參考書目:
- 《錢賓四全集》,台灣聯經出版社。
- 《中國傳統道德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。
- 《中國儒家》,宗教文化出版社。
- 《中國儒學講稿》,周桂鈿著,中?書局。
- 《孝与中國文化》,肖群忠著,人民出版社。
- 《傳統道德与?代中國》,鄭曉江等著,安徽教育出版社。
- 《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》,朱眙庭主編,?東師范大學出版社。
- 《儒家經典与中國文化》,褚斌杰等著,湖北教育出版社。
- 《中國道德文化》,黃劍等著,湖北人民出版社。
- 《現代精神与儒家傳統》,杜維明著,台灣聯經出版社。
- 《儒家倫理与社會正義》,林安梧著,中國言實出版社。
- 《呂思勉講中國文化》,呂思勉著,九洲出版社。
- 《孝經》
- 《荀子》
- 《中庸》
- 《易經》
- 《大學》
- 《論語》
- 《孟子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