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本會簡介課程及講座 講者簡介成為會員 智理文化出版下載區文獻聯絡我們

禪淨密之融合 六日談

 
facebook
歡迎瀏覽學會社交網

一日談 密教與淨土教之淨土觀

專求往生淨土的宗為淨土宗

淨土思想並不存在於小乘佛教中,而發展於大乘佛教。當中包括藥師淨土、彌勒淨土或彌陀淨土等,此專求往生淨土的宗為淨土宗,其範圍是極廣泛的。但現在所謂淨土宗,即指以願生阿彌陀如來之西方極樂淨土為主之宗。

何故淨土宗特別強調西方極樂淨土呢?徵之於經,這極樂世界之教主阿彌陀如來之願力大而殊廣,攝取力勝,與生於五濁惡世之末法眾生緣特別親,最容易往生故也。

建設淨土與淨土往生思想

淨土乃菩薩基於自己修行之行願,信有成佛之可能,於成佛之際同時建設完成之理想國家。於其中已完全達成了一切之誓願,所謂淨佛國土、成就眾生的誓願。此見諸於種種大乘經典中多有說及:諸佛依種種角度,去建設種種淨土的思想,而此理想國家的實現欲求熾盛,於將來擬建設之理想國家的思想。

由此一轉,而成諸佛已成道,在當即實現之種種淨土,各個去攝引一切眾生的思想。一切眾生發願,願生此淨土,乃至生起所謂淨土往生的思想。

密教與淨土教之淨土觀

將淨土思想大別之,即是自將建設淨土之淨佛國土思想,與願生已經被建設完整之淨土,即淨土往生等二種。而前者即屬密教之淨土觀,後者屬淨土教之淨土觀。

於密教並非沒說西方極樂淨土,此淨土於密教中不出大日如來之蓮華藏世界。《秘藏記》云「此華藏世界最上妙樂在此中,故名極樂。」從密教之見地來說,西方極樂淨土教主阿彌陀佛,即是大日如來之一德,為一方之佛。言西方十萬億佛土不外標示十萬億之功德所莊嚴的國土。以此「西方十萬億國土外之彼方的實在世界」為觀念或作觀照的世界,乃密教淨土之特質。

二日談 密教不認淨土教的末法思想

往生淨土思想與末法思想

此往生淨土思想於印度成立時,恐帶有末法思想甚濃。中國北齊時代,此末法思想非常盛行,同時醉心於此法者亦輩出。特別是唐之道綽乃至善導,主張時教相應為要。正法像法時代已過,今日乃末法之世,眾生根機漸次低下,成佛之行證到底是很難的。故需要信受,對誰人而言,都易相應、易入、易行之末法之教法,而鼓吹往生已現成實在之西方極樂淨土。

往生淨土思想與稱名念佛

中國之善導大師對於《無量壽經》中「乃至十念」之文解為稱名念佛。認為諸種念佛中,此稱名念佛最易行。因而加以盛大鼓吹勸說,說此稱名念佛為淨土往生之正因、正行,其他皆是助業不過是輔行而已。

日本之淨土教,亦是繼承此善導大師的稱名念佛思想,認稱名念佛為極樂往生之正因、正行。及後親鸞聖人開創「信心決定、平生業成」之淨土真宗,宣說「興起念佛之心時,我們已經得救了」,就是身心都與阿彌陀佛成為了一體,並肩同行。

密教不認淨土教的末法思想

然於真言密教,如弘法大師說:「人法是法爾也,何時興廢機根絕絕,正像何分?」完全立腳於常恆現在之主義上,不認淨土教那般的末法思想。對於西方極樂國土其看法亦異,此密教為觀照之淨土,己心之淨土「三昧之法佛,本具我心,乃至安樂、覩史、本來胸中」。

密教觀照:只借圖像,開示令悟

善無畏三藏言:「此如來秘傳,不在翰墨所表,故寄意於圖像以示行人,若欲得奧義,自當默識而已。」

弘法大師自此傳承了這師資面授的心印:「秘藏深玄,不載於翰墨,只借圖像,開示令悟。但於經疏中秘略之,祇寓意於圖像中。圖像所示的種種威儀、種種手印,是諸佛菩薩大悲心的流露,瞻仰敬禮者,可以成佛。密藏真諦在此,如棄去傳法、受法,何求?」又言:「秘藏之奧旨不以得文為貴,只以心傳心者。」

三日談 從「稱名念佛」到密教之「絕對念誦」

稱名念佛與「一道無為心」

大眾化、通俗化、形式化之善導系淨土教,可以看做機械式之稱名念佛。力說依此而能往西方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世界,以恣躭於自己欲樂者,似乎有利己主義之嫌,恰如印度之生天教或中國之道教。但依教門的施設者善導大師之精神來看,依此稱名念佛而捨去小我之根及「計執心」,淨心一意追隨阿彌陀如來的境地。此善導系之淨土教,可以攝於真言密教「十住心」判教的第八住心之「一道無為心」(離能作、所作對立,體驗一如之心)了。

密教真言陀羅尼之念持於心

淨土法門之稱名念佛,是念聲互相融合,不思考所念者是什麼意義,而祇連續地去唱念。依此,心自然能統一平靜、離去所有分別、反省之垢穢,浸入一種獨特之神秘感。在此種心理的基礎上,才成立了稱名念佛之法門。

真言陀羅尼中,亦有以無義為義的念誦法,這些不外是為要統一心神,體驗一種神秘感的方法而已。假使真言陀羅尼具有意義亦不去解釋,只令反覆口誦,其結果完全與淨土教之稱名念佛境地相同。因此,一般顯教中,於真言為五不翻之一。

密教念誦亦有如稱名念佛一般,可以止散亂心於佛名之上。但是密教念誦的目標是統一心神,發出觀智,體認全一之真我為目的。於正純密教之立場,念誦真言陀羅尼不單是浸入其神秘感為目的,必依此來發現生命體之法身佛是全一之物,同時顯現於各個之上,不斷地生成。無論那個都活現剎那於永遠之境地。正純密教念誦是為此思念觀想之目的來設的,其重點是「念持於心」。

密教之「絕對念誦」

超越此世間念誦之能所、對立,自身住於本尊瑜伽,以宇宙遍滿之全一本尊當體,表現於行者全身,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口所出之真言實義表現本來不生之全一實相,內外一切諸法,無一不是本不生之實相。自身本尊亦是本來不生實相之當體,這種觀法名「絕對念誦」,又名「出世間念誦」。依此念誦故,假如念誦真言遍數不多,供養資具不全,亦會速成出世間體驗,悉地圓滿成就。

四日談 禪:大、小乘教,都以禪為中心

「禪」是梵語「禪那」之簡稱,通常譯為「靜慮」。即靜止散亂心;或云念慮,心住一境。又禪那與三摩地同義,三摩地譯為「定」,禪那與三摩地合稱為「禪定」。

「禪定」完全是印度宗教共通的特質。單以佛教來說,不論大、小乘教,都以此為中心思想。

於佛教中,禪隨時代而遷變,漸漸地形式化而失去其精神,變成文字禪或外道禪。當時,專為把握自心真相,直接觸到實相的活現當體為目的而施設者,即所謂以「教外別傳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為基本,而為中國佛教開闢了另一新天地者,即是後來另立一派之「達摩禪」。

中國禪宗是無相禪

爾後,菩提達摩入中國,為中國禪宗初祖,經慧可、僧璨等至六祖惠能。惠能之下又出有南嶽懷讓與青原行思兩祖。南嶽系統傳至臨濟禪師為臨濟宗之初祖;青原系經五代而至洞山良介禪師為曹洞宗之初祖。

臨濟宗、曹洞宗都是屬南頓禪之系統,是希望把握活現當體之姿而去探究一心之實相,一方法之禪悉皆是無相禪。《傳心法要》說:「動念即乖」或「學道之人若不能直下無心,累劫修行,終不成道。」如此徹頭徹尾以無念無想為基調。

但真言宗之密教禪是不懼起心動念,而以善念或正念,集中於事物對境之上,專念堅持而達到究竟為特質。如觀月輪、或蓮花、或金剛杵一樣。

秘密禪與達摩禪

為使無念無想為基調之達摩禪者,明白秘密禪之妙諦,唐朝善無畏三藏《無畏禪要》說:「初學之人多恐起心動念,專以無念為究竟而絕追求。凡念有善念與不善念二者,不善之妄念要止,善法之念決不可滅。要真正修行者增修正念,非至究竟清淨不可。如人學射久習純熟,念念努力,常於行住俱定,起心不壓不畏,思慮進學有虧。」

依此,可以明白,此《無畏禪要》之秘密禪與達摩禪之無相禪不相同處,是正念集中於境的有相禪。又從其學射的譬喻上看,與漸漸積聚修行之功能,漸次到達悟境之神秀北宗禪,有類似之處。

五日談 秘密禪與南宗禪

南頓北漸

南頓北漸同是第五祖弘忍(六三四~七一二)之門下。其北宗禪之神秀以《楞伽經》中之「漸淨非頓,如菴羅果漸熟非頓」為基,基此「漸漸修學必到成佛」為主眼。反之,南宗禪之祖惠能(六三八~七一三)是以《楞伽經》中:「明鏡頓現、日月頓照、藏識頓知、法佛頓輝。」的「四頓列」;或依《金剛經》不經修行過程力說直觀地、瞬間地、到達證悟境界。但是,無論如何,南宗禪強調頓悟,絕非否拒修行或準備。

依密教之事理不二、物心一如之見地,都以其事物當體直即為生命的存在,為全的法身或法界觀其真我之姿態,此處才能潛入深奧的密教學背景。

秘密禪與南宗禪

臨濟宗、曹洞宗、黃檗宗都是屬南頓禪之系統,是希望把握活現當體之姿而去探究一心之實相,一方法之禪悉皆是無相禪。

《無畏禪要》裏有描寫禪經驗之真相:「於修禪觀,觸著某契機,瞬間恰如雷光,現出身心脫落之悟境。而此是暫時即滅,故云剎那心。體驗此之後,念念加功,如水流相續曰流注心。更積此功不息,靈然明徹,覺身心輕泰,至翫昧其境,此曰甜美心。依此離去起伏隱顯心之動亂,曰摧散心。離此散亂心,無染無著,達到鑒達圓明之境地,曰明鏡心。」

南宗禪之頓悟,不出剎那心

南宗禪之頓悟,不出此禪經驗之五種過程的剎那心。昔所謂「見惑頓斷如割石」的境地,恐亦不出此之範圍呢!黃檗大師云:「大悟十八遍,小悟不知其數。」由此看來,南宗禪之頓悟雖言瞬間性,亦是有返操修鍊之必要。

《大日經》開頭就以「住心品」從密教立場安住心神,亦即是明示安心要領。強調此等同於彼禪宗的「識此心,見此心,得此心,捉此心。」

禪宗該當三論宗來說明

弘法大師「十住心」之第七住心即該當三論宗來說明:「心王自在,而得本性之水;心數之客塵息動濁之波;乃至悟心性之不生,知境智之不異。」等字裏行間看,實有暗示此達摩禪之思想。

要之,禪宗雖言教外別傳,不立文字,亦並非完全不用文字,只是針對激情止念而到達悟境上說此而已。於真言密教之立場看此「遮遣迷情以拂外塵」為專一之旨,不出三論宗之境地了。

六日談 總結「禪淨密之融合」

禪宗安心法

吾人常為感情或慾念所搖,為此所歪,而映出不安或煩惱了。為要斷滅根源,佛即教與人「心正」,「安心於一處」的方法。此就是「禪」或「止觀」也。

但是佛滅後,安心方法漸失去其精神,佛教遂成形骸化。只誇高遠之哲理,而變成學解佛教的盛行。中國佛教又魅此風潮,失去生氣。當時由印度來了一位求那跋陀羅(三九四~四六八),他是《楞伽經》之翻譯者。而彼時之中國學僧學「佛道」,而又徒重名譽,歪於嫉妒心,為此心不安靜。求那跋陀羅因而嘆說:「若要成佛,先學安心」,或「學大乘者,先無學安心,定知有誤」等,而力說安心為重要之科目。

禪宗安心法:心統一於內

後來,達摩渡來,欲傳此安心法,但悉為學解之徒所囚,受彼等誹議,終於入嵩山面壁。當時只有道育、慧可二人心服達摩,亙經數載之時間,虔敬而事奉養。達摩被其精誠所感,誨以真法,此即大乘(禪宗)安心之法也。

此大乘(禪宗)安心法是《金剛三昧經》所謂「人心神安坐,令心常安泰。」者,達摩把此安心法稱為壁觀。壁觀者「面壁,令人不見其處。」如此面對牆壁,外息諸緣,心統一於內也。此識本心也,見心也、得心也、捉心之道也。

禪宗四祖道信之安心法與善導大師之念佛

禪宗之第四祖道信(五八〇~六五一)對安心法與念佛之關係云:「念佛心相續,忽而澄清,更不緣念,乃至念佛即念心,求心即求佛。所以無形無識,至佛無相貌,知此道理,此即安心也。」

依道信之立場去活用淨土法門者,可說是唐朝之善導大師(六一三~六八一),他在其《往生禮懺偈》前序中以「今欲勸人往生,未知如何安心、起行、作業,定能往生其國」作問,答云:「無雜任何疑惑心,以『至誠心』為本。心專注於極樂淨土,由心之深處憧於生彼,所謂起『深心』。見何,聞何,悉皆迴向往生極樂;無論如何都要往生其國;發願要見其國之主阿彌陀佛,所謂起盛大迴向『發願心』,依此必能往生淨土。如斯具此三心必能安心。」

依禪宗道信之安心立場去稱名念佛,強調無常迅速,生死事大,同時心要常以往生淨土為主要目標。此等淨土安心思想風靡於當代,刺激了當時之人心。

總結 禪淨密之融合

經云:「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至心廻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」

又云:「具足十念,稱南無阿彌陀佛,稱佛名故,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,乃至得往生極樂世界。」

此稱名念佛與真言念誦相似。《大日經疏》云:「一切有情常有我相種種煩惱,才若念真言(真如理言,亦即四句偈),我相即除,此為希有,亦甚希奇也!」

念佛與持咒,作為一種修禪,已經打破傳統以靜坐訓練禪定的界限,讓每一刻都能禪修。

中華智慧管理學會會長

張惠能博士

 

 

1

2
  Copyright
最新消息 | 本會簡介 | 課程及講座 | 講者簡介 | 成為會員 | 智理出版 |下載區 | 文獻 | 聯絡我們
c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