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本會簡介課程及講座 講者簡介成為會員 智理文化出版下載區文獻聯絡我們


含章可貞、待時而發

 

清末名將曾國藩,點出社會大亂前,必有三徵兆:

 

1.        無論何事,均黑白不分。(因為負能量充斥,正能量減弱。)

2.        善良的人,越來越謙虛客氣。無用的人,越來越猖狂胡為。(小人當道,君子退避。)

3.        問題到了嚴重的程度之後,凡事皆被合理化,一切均被默認,不痛不癢,莫名其妙地虛應一番,便過去了。(缺乏權威性的社會良心,以正視聽。)

 

他死後四十年,大清王朝覆沒!若他的洞察,果真如是,以此看香港世情,是否亦有類同?港人知否警惕?未能鑒古,如何知今?觀香港學子,視中文與中史為畏途,中國人不重視中文與中史,對自己民族的文化疏離,這是誰之過?此社群的前程若何?

 

與友人論及港人的愚昧與無知,世風之日下,移民潮之再興,憂心忡忡,不禁搖首嘆息。友曰:「我比較樂觀。人生自古誰無死? 兒孫自有兒孫福。道路是曲折的,前途是光明的,儘管你我都不會看到終局,亦毋須悲觀,我們該幹甚麼就幹甚麼。」一時感觸,遂回電如下:

 

老兄:

 

謝高見,誤解矣!弟非「悲觀」、亦非「樂觀」,僅「遵道而行」,「世情本如是」而已,何以悲耶?喜耶?。香港歷一世紀之變易,適逢亂世,有幸偏安一隅,急速發展,安居樂業,達經濟頂峰,能不變乎?昔日港人「財大氣粗」,嘲國人為「阿燦」,意氣風發,如今安在?可證「時移勢易、居安思危」之常道。

中華文化之《易道》與西方之《鐘擺理論》相同,否極泰來、物極必反、皆為事物變化之「真理」(道)。觀象取意,推天道以明人事,鑒古知今,舉凡變動,必有徵兆。「人無千日好,花無百日紅」,厄者,人之本也。窮則變、變則通、通則久。弟之意,僅點出社會變易之徵兆。鳳凰臨難,亦必經涅槃之洗禮,方能重生。香港亦然,必經劫難,方能更上一層樓。若能臨淵飛躍,前程未可限量。「人無遠慮、必有近憂」,香港從「治」入「亂」,是事物發展的「必然」。日前洪清田博士於中華智慧管理學會論「中西文化比較──香港學」,精彩之餘,亦曾指出此乃分歧之重心,西方不信中方之「循環論」,崇尚「進化論」,因而「重今輕古」;而中方則反之,「重古輕今」,因歷史悠久,早經印證。此實乃「一體之兩面」,無分對錯,角度與經歷不同而已,且拭目以待,並驗證之。若結合中西智慧,自成「循環進化論」(包括退化),於矛盾中統一,並無分歧。

同理,香港之核心矛盾,乃中西文化差異與沖擊、現代社會與封建社會、民權與政權、民主與專制之爭鬥。換言之,乃「個人與群體、私與公、利與義(利之和也)、自我意識與社會整體、個人利益(權利)與群體利益(甚而是國家)、香港本土與國家整體、分權與集權(Delegation vs. Centralization)」等元素,因立場與角度不同而產生的必然矛盾。回歸後,此象日漸突顯。解鈴仍需繫鈴人,抒困之機,繫於國內政治形勢,朝更民主,抑更(中央)集權之路向? 經數十年急劇變化,雖云經濟有成,惟亦累積潛伏危機無數,中央早有此意識,面對兩難局面,不變不行,欲變亦恐牽一發而動全身,因而失控,重蹈蘇聯瓦解之覆轍。

關乎「嚴與寬」之辯,若兄曾經歷國內如「蝗蟲」般之「無知蟻民」,當更理解當政者之「為官心態」。此等現象,常出現於節日之旅遊景區,人們如何爭先恐後、插隊、打架、隨意大小便等,皆因國民文化水平低下,不以法治,無以平「亂」。於其他領域,類似糾紛、示威等事故,無日無之,官員們早已司空見慣,成就如今之「國情」與「治民手法」。國內有識之士,心中有數。民主潮流,舉世皆然,無從逆轉。民怨潛情,亦不可輕虞。惟權衡輕重、以大局為重而已矣。

自鄧小平「開放改革」至胡溫時代之「飛躍」,負象漸顯,習李新任,當「改弦易轍」、以正「前朝頹風」。三中全會之改革風,從「放」至「收」,變易之必然也。春江水暖鴨先知,對香港之政策,能「寬大」乎?一切朝政,皆以「維權」為重,是以「忠」比「能」為要。中華智慧強調「得道者吉、失道者凶」,警惕當政者應「樹德為本」,遵道而行,自能趨吉避凶。如宋儒張載名句: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」若管治者以此為本,何愁家國之危?若只施「仁」而無「術」,乃「婦人之仁」而已,反之,則違道而凶。 是以孟子云:「徒善不足以為政、徒法不足以自行」,章太炎亦云:「儒者若不諳縱橫之術,難入富貴之門。」書生論政,只懂固守「和平與愛」之「正道」與「原則」,而忽略大局實況、時勢與韜略,成效如何,心中有數。

「和大怨必有小怨」,舉凡矛盾,若無法妥協,剛對剛,雙方必有損傷,強者勝。若能以柔制剛,審時度勢,順勢而行,深謀遠慮,韜略智謀,待機而動,則弱能勝強。港人自以為是,知剛不知柔,衝突難免,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,此結難解。香港年來經濟虛火上昇、政治風雨飄搖,皆因缺乏「誠」、「敬」、漠視「擺事實,講道理」之基本原則。君不見民情洶湧、輿論常達「共識」,「示威」、「上街」成癖,鮮有「異見」者,偶略有「持平者」,皆被貶為「建制派」。又觀港大八一八事件與徵聘校長之啟示?此乃港情之縮影。數十年艱苦經營之「香港品牌」,正逐漸褪色,「人無賤者,惟自棄也」,「眾成其勢,一人堪毀」。政治遊戲,無對錯、無正義、無理想、惟敵我、成敗而矣已!際此不分青紅皂白,人們偏聽偏信之際,「語之弊,由人取捨也。」(因為言語能給人帶來害處,言語的取捨全在人為的立場,並非對與錯。人們常因人而廢言。)愚者言智,愚也。智者言智,禍也。君子不道虛言,實則逆耳。吉有其因,福有其源。天佑善者,其心悟焉。言多必失,智者默然。

 

弟並非反對「港人抗爭」之努力,惟抱「洞察世情、以同理心體悟各方處境」之中立客觀態度視之。港人處境無奈,面對如此困境,惟有「抗爭」,方能累積「談判籌碼」,此情此景,皆可理解,惟績效存疑。同理,管治者亦有其難處,非外人所能道。雙方缺乏互信互敬,惟以敵視之,無誠心、不妥協,必有災殃,非港人之福。

 

凝神養志、審時度勢(並非「牆頭草」)、知所取捨、居安思危、靜觀其變、智者之道也。對香港未來,愚見認為「履霜、堅冰至」,劫數難逃,當歷五載,祈能「含章可貞、待時而發」,劫後重生,深自檢討、團結互助、重拾信心與競爭力,前程未可限量。願天佑中港、國泰民安,炎黃子孫,安居樂業、復興中華!

泓基 頓首

註:括號內是作者彭泓基博士所加的評語。


  Copyright
最新消息 | 本會簡介 | 課程及講座 | 講者簡介 | 成為會員 | 智理出版 |下載區 | 文獻 | 聯絡我們
c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