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家宗族精神與中西文化
【一】中國近代社會變遷
天下大勢,久分必合,久合必分。
因果循環、物極必反、否極泰來 。
中華文化五千年悠長的歷史,印證了人類生生不息、成敗起伏的規律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,而在朝代的更替中,往往隨附著戰亂,為黎民百姓帶來顛沛流離的苦難。
自十七世紀是康雍乾盛世,至十九及廿世紀,中國國運開始衰落。從甲午戰爭的潰敗,到新中國的成立,數千年的文明,面對內憂外患,終至改朝換代,繼而進入亂世,經過連年戰亂,而後定出今天的格局。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在他的著名著《晚清七十年》系列,把中國這個痛苦的現代化過程,形容為輕舟過三峽,急渡無數淺灘與激流,克服萬千困厄,方抵達平坦的水域。杜甫的名詩《春望》,也可說是這個戰亂時期的寫照。
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
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
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
覆巢之下,豈有完卵?隨著日軍鐵蹄的踐踏,與改朝換代的衝擊,許多名門望族,亦不得不離鄉別井,遠徙他鄉。而當時最方便的地點就是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香港。其後,人們再陸續移居海外。數百年家業與親友情誼,就在這時代的衝擊下流散,昔日繁華,風光不再。從基業茂盛的大家族,散為各自謀生的小家庭。流散海外的,子孫深受西方文化的薰陶,歷數代繁衍,對傳統中華文化與家族精神,逐漸疏離,甚至無知。
【二】中西文化差異
西方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源流,雖同為人類文明的寶庫,相同之處頗多,皆導人向善,但其間亦有本質上的差別。西方文化源於希臘哲學與基督精神,自文藝復興以來,經歷磨練與創新,從英國的工業到法國大革命,逐漸發展出資本主義、市場經濟、科學精神、現代民主國家架構、與日新月異的科技,強調人定勝天的征服精神。相對地,中華民族土廣民眾,是一個很樸素的群體,智慧來自人與人、人與大自然的交往,融和易道、儒家、道家與佛家的哲學,深入民間生活習俗,主張以人為本、以和為貴、
剛健有為、自強不息、道法自然,天人合一。強調物極必反、因果循環、以倫理道德為做人準則。
價值觀是決定一個人態度與行為的主因。總括來說,中西文化的基本分野,一重內省、一重外求。中華文化價值觀重「人倫」、重「情」,而西方則重「人權」、重「智」。我們較重感性與人文精神,而西方則重理性與科學精神。凡遇上糾紛或不同意見,我們主張「人和」,採用協商去解決,但西方則多為「對立」,用爭鬥去分「對錯」,不重人際和諧。面對問題時,中國人多以「中庸之道」為出發點,作整體性的全盤考慮,權衡輕重,而後取捨,執兩用中,兩害取其輕。西方人常堅持某一項原則,然後據理力爭,有時會忽視整體的利害關係,或分工太細。我們的文化是「整合」的,而西方則是「分析」的。合則強,分則弱。了解這個基本分野,就明白為什麼中國傳統家族,常常強調人際間的和諧,以和為貴,
中西文化的差異,可總結如下表:
中華文化
|
西方文化
|
內省
|
外求
|
群體(家族)本位
|
個人本位
|
人倫
|
人權
|
重倫理道德
|
重宗教精神
|
感性/重情
|
理性/重智
|
重人文精神
|
重科學精神
|
重統一性(整合)
|
重差別性(分析)
|
協商解決
|
是非決斷
|
和諧
|
爭鬥
|
厚古薄今
|
厚今薄古
|
這種中西文化合價值觀的不同,洽洽亦是現今新舊兩代思維的分野。中國以倫理道德為基石,特別看重情誼,因此個人權力與自由觀念較為薄弱,而西方則正好相反。嘗戲說,我們是重視傳統與「孝道」最後的一代,而又同時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,以兒童為重心,身處於上一代與下一代不同價值觀的夾縫中,權衡不易,只有奉獻。
【三】中華文化的精萃與儒家思想架構
中華民族從盤古初開,經歷漫長的歲月,為生存與大自然搏鬥,累積寶貴的經驗和智慧,而後逐漸成形。《易經》是中華文化的「大道之源」,先哲們觀天地萬物之象,體悟《道》的智慧,然後推天道以明人事,應用於萬事萬物。所謂「道」,就是自然的法則、萬物的本源、宇宙的力量、冥冥中的規律。天地就在這種自然的力量中成形,提供一個適合的環境,讓人類能夠
「生」存,就是所謂「大德曰生」、「生生之謂易」。而每個人的出生,都有不同的稟賦,稱為「性」。
若人類要生存,就必須要有充足的資源和條件。當人們聚居在一起,就必須相親相愛,否則,就只會視人類為草芥,隨便殺戮,這就違反了生存的基本意義。因此,儒家提出「仁」的概念,對人類要有愛心,強調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」,這就是「生」的表現。符合這些條件,人們才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,達致安寧。
人與人間交往,必須發展出一套「誠」心誠意、相互「敬」重的「禮」儀,才能相親相愛、「和」睦相處。否則就變成虛偽、爾虞我詐,大家都生活在疑慮中。對人有愛心(《仁》)、尊重誠敬,當會考慮別人的處境、然後權衡利害,凡事「見利思義」,
不損人利己,以大眾利益為依歸,因此做事會恰當適「宜」,這就是「義」,是「仁」的實踐。而「仁」的表現,就是「禮」。「仁」為本,「禮」為用。
一個人的行為若皆能誠心謹守上述原則,自然「信」實無欺,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敬重,是一個有「義」氣的人。這表現在人際關係?,例如「父慈子孝」。「慈」就是長輩對後輩的關懷和照顧,而「孝」就是後輩對長輩的感恩和敬重。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,悉心關顧,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,來成就子女,孩子們親身感受到這種恩惠,自然產生崇敬與回饋之心,這就是「孝道」。在家中,兄弟姐妹間的謙讓、深厚而真摯的感情,就是「悌」。
同理,上司與下屬的關係亦如是,稱為「忠」。在《孟子。離婁篇》中,孟子告訴齊宣王:「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;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仇。」人際關係是雙向的,
因果循環,以心比心,則投桃報李。所以上司對待下屬如同兄弟手足,則下屬會把上司當作心腹;若作為泥土和草芥,則會看成仇敵。若能謹守這些德行,辦事自然會「廉」潔、「忠」貞,知義守信,社會就會安寧有序。而這一切,必先從自己做起,每個人各安其份、各盡其責,致力修身,力求有成,而後「齊家」,再逐步把範圍擴大,依願隨緣,「治國」「平天下」,「內聖而外王」,建立「和諧社會」、大同的理想境界。
「仁」者推己及人,待人謹守忠「恕」之道,富同理心。但這一切,必須要配合「格物致知」所培育的知識和學養。思學並重,而後融和「知」周萬物之「智」,才能「明」善惡、辨是非。「知恥」而「勇」於改過,「勤」而行之,才能貫徹實踐,否則,可能會變成愚忠愚孝,或成為偽君子。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儒家精神,也是源自《孟子》的彭氏家訓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」的家族精神。整個思想體系,可總結如下圖:
【四】禮的涵意
「禮」的涵意深遠,孔子說:「人而不仁,如禮何?」意思是一個人沒有仁德之心,行禮又有甚麼意思?「禮」是「仁」心的呈現,是一種內心的自覺作用,是一種行為的規範。「禮」是「仁」的行為表現,情感的真誠流露,理性的自覺與權衡、辨識與意志的節制,亦即道德行為的知、情、意之總表現。人生而平等但不同,因此長幼有序、尊卑有分、貴賤有等。大家各安其分,各盡其責。「禮」之用,「和」為貴「禮」是用來維繫人際間和諧的,尤其是「五倫」:「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、夫義婦順、上敬下忠、朋友互信。」人際關係與行為都合情合理合法,社會自然和諧,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社會。總結如下:
人類文化都是以宗教為開端,並且依賴宗教為中心。人群秩序及政治、人的思想知識、以致各種學術,亦無不源於宗教。宗教是信仰,教人捨其自信而信他,放棄自力而依靠他力達致心安。中國亦無例外,但自周朝開始,及後孔子宏揚儒學,逐漸以倫理道德代替宗教,強調理性、自覺和自律。要達致大同世界,人們必須要自省,依靠自己的理性和節制的行為,去共同建立和諧的社會。因此「禮」包涵著個人的道德修養:謹謙讓、博胸襟、自尊尊人、愛己愛人、守本分、盡責任、知進取、守法度、務實際、重誠信等德行。
【五】孝的現代意義
「仁」是孝的本質,「禮」是孝的核心。「孝」是中華民族父系社會,基於血緣關係和婚姻制度而逐漸形成的倫理道德觀念。「孝」最初始於祭祀,尊祖敬宗。德以對天,孝以對祖。敬德保民,以德配天。周朝因報答天恩和敬祖而行孝,慎終追遠,繼述先人的志向,表現在宗廟的祭祀上。所謂「宗」,《說文解字》云:「尊也,祖廟也。」而當時最尊崇的就是祖廟,故此稱為「宗廟」。此外傳宗接代、孝養父母也是維繫和諧社會的德行。至孔子儒家的思想而後發揚光大,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品德。
中華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,其源頭就是「孝」,貫穿於天地人之間。中華民族的「祖宗」,集人與神為一體,父母是祖宗在現世的代表。所以無論是孝順祖先或父母,都有其神聖性。可見儒家的孝道,通乎人天,貫乎生死,與一般宗教信仰很相近。所以中國人特別尊祖敬宗。此外,「孝」亦是一種基於對生殖及生命的崇拜,不僅重視超越之生命永恆,亦重視現世生命,並力求加以保護。祭祀祖先,生育子孫,是基於「孝」的宗教情懷的人生義務。是對生命生生不息的肯定和對血緣關係的眷戀。珍惜自己的身體,是為了父母、祖宗的延續,也是承先啟後的基礎。「孝」是要通過德行的修養,達致自我完善的道路,實現理想社會。
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。儒者的「孝道」,自其最親的父母起,向上推及祖輩及祖先,向下則可及子孫千百代。橫向則為夫妻、宗族、鄉親、君臣、師友等。以德為中心,推己及人,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。由孝悌而修身齊家,進而治國平天下。「孝道」,正是儒家倫理道德的核心精神,也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天職。
【六】孝與中西文化
廿世紀的中華民族,面對內憂外患,外族入侵,歷史的轉折,使傳統文化受到莫大的衝擊和創傷。加上西方在政治經濟上的優勢,現代中國人,不論身處國內外,皆受到不同程度的西方文化所薰陶,有些甚至崇洋媚外,不再認自己是中國人、中華民族的子孫。若從一般人類親子關係的角度看「孝道」,為人子女,對其父母必懷有愛與敬的感情,但若深入探討,則中西文化的「孝道」,確有天壤之別。
首先,中華文化厚古薄今,尊敬長者、崇拜祖宗是一種對生命的、宗教式的禮拜和景仰,所以強調「敬」與「順」。而西方的親子,是「親」與「愛」,他們的宗教信仰是上帝,而上帝是造物者,因此西方人的親子,亦講求平等,尊重人權,鼓勵孩子獨立。對西方人來說,贍養父母並非天職,社會養老和老人自助甚為普遍。若父母對子女盡了養育、愛護、教育的責任,行為與品行也是值得子女尊重的,自然會引發子女的愛戴與尊敬。這種感情,有清償債務、報恩與友愛的多重性,其本質是「友愛」。與中華文化的「孝道」,不可同日而語。
這些差異,源於社會結構的不同。中華民族土廣民眾,管治不易,向以家族為本位,尤其是土豪望族,對地方民眾的影響力極大。因此宗法社會的基本特徵是家國同構、家國一體。在政治、經濟、道德、教育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,都以父系家長制的家族為本位,統治者對國家的治理,是通過家族來實行的。所以從前國有國法,家有家規。家族成員眾多,人倫關係複雜,因此需要一定的倫理規範加以調節,而孝以其敬順與服從的倫理精神,維護了家族內部的和睦團結,最適合當時的社會。因此,「孝」是宗法家族倫理的核心。相對地,西方的家庭鬆散得多,家庭對個人沒有多大的約束力,一切以個人為本位。加上在上帝面前,人人平等,並沒有這種尊崇長者的感情與傳統。
中華文化的「孝道」因為要維護家族的延續、發展與團結穩定,因而強調代際整合,尊祖敬宗,善事父母,不鼓勵創意與個人自由意志。中華民族是尊老的文化,老人家雖然身心衰老,但卻擁有寶貴的經驗和智慧,所以民間有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的觀念。相反地,西方文化以人的自由平等為最高價值,重視未來與青年創造性,所以強調代際斷裂,個人發展,兒童至上,缺乏對老人的尊敬和關顧。西方追求新穎和標準化,而中華文化則重傳統,講經驗。尊老就是「孝」的一種表現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,「孝」就是「子承老」的意思,
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形成的歷史條件,因而各有優劣。西方親子間的友愛之道,較好地維護下一代的權利,尊重他們的自由、平等、面向未來,讓他們自由選擇、開拓和創造,積極地開拓未。其負面則是沒有好好照顧老年人,他們也曾對社會作出貢獻,但終而陷入晚景淒涼、精神孤獨的景況。相對地,中國人非常重視「孝道」,對父母養育之恩,為人子女,有「報劬勞」的責任。所謂「劬勞」,就是對孩子幼時無微不至、眠乾睡濕,心力交瘁的眷顧。當父母年紀老邁,體力不支,需要照顧時,就是需要「報劬勞」之際。因此,在大家族?,對老年人的體恤,自有一套發自內心的、完善的傳統。近代對長壽的研究,除了日常運動、養生與食療之外,最重要的是身心愉快。而天倫之樂,孩兒的關顧,更是最主要的長壽要訣。總括來說,中華文化中,「孝道」不外乎「養親、尊親、遵親、禮親、光親」,細節包括:
1.
敬愛雙親 ── 對父母要尊敬,與衷心的愛護
2.
順從雙親 ── 「無違」,在合理的範圍下,盡力順從和滿足他們的意願
3.
諫親以理 ── 看到長者犯錯,誠信勸諫,勿使陷於不義
4.
事親以禮 ── 以誠敬之心,禮貌地適逢長者
5.
繼承志業 ── 繼承父母及先人的遺志,成基立業
6.
顯揚親名 ── 頌揚父母優良的名聲
7.
思慕親情 ── 時刻掛念父母的親情
8.
娛親以道 ── 有機會,設法讓父母們高興
9.
使親無憂 ── 為父母分憂,解決他們擔心的事
10.
隨侍在側 ── 隨時在旁,有需要時,即服侍父母
11.
奉養雙親 ── 為父母養體與養志
12.
愛護自己 ── 不使毀傷,不讓父母擔心
13.
為親留後 ── 養育子女,為家族延綿,傳宗接代
14.
葬之以禮 ── 父母死實,安葬體面得宜
15.
祀之以禮 ── 依照禮儀,祭祀父母在天之靈
物極必反,中華文化傳統的「孝道」,一旦過了份,就會變成「愚忠愚孝」,例如:
1.
「無違」即孝 ── 不論是否合理,盲目順從父母
2.
父子相隱 ── 父子違法,仍然隱瞞
3.
父母在,不遠遊 ── 父母年紀老邁,不能出門,影響事業
4.
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 ── 罔顧客觀情況,不擇手段,致力生育
5.
厚葬久喪 ── 風光大葬,奢侈浪費
近百年來,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,中國的「孝」文化雖然也引起一些西方學者的注意,但卻未能成為主流。相對地,隨著社會的變遷,西方親子之道,其合理成份已被大量吸收在中國文化中。魯迅先生認為應把「報恩」加入「愛」的元素,要以孩子為本位去「理解」他們,要「指導」而非呵責、命令,要把孩子「解放」,成為獨立的個人,讓他們追求自己的人格和未來。際此廿一世紀,中華民華復興,我們也要與時並進,既要繼續發揚尊老的優良傳統,亦同時要吸取西方重視代際親子平等的合理因素,祈能建立一個不分年齡,人人共享的和諧社會。
【七】結語
牟宗三先生在《生命的學問》中說:「察業識莫若佛,觀事變莫若道,而知性盡性,開價值之源,樹價值之主體,莫若儒。儒學是安身立命之道。」儒者是懷抱志士仁人弘道的精神去實踐自己的生命價值,開拓教化天下的事業與創建文化中國的理想。
而儒家思想一直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、心理結構的形成。但進入廿世紀,經歷戰亂與文化敗壞,西方文化主導社會風氣,逐漸花果凋零、儒門淡薄,中國人也陷入了思想危機。
當這些寶貴的傳統精神日漸凋零之際,香港的新一代,在孤立的小島上、崇洋的文化薰陶下,逐漸遺忘了中華文化的智慧,甚至陷入坐井觀天、夜郎自大的狹隘思維中,引發無盡的社會浪潮,使有識者不禁望天長嘆,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,東方之珠,得來不易,命數如此,能不哀哉?
中華智慧管理學會創會會長
彭泓基
|